RM新时代官网

首頁(yè) /  茶葉分類(lèi) /  綠茶 /  六安瓜片制作工藝流程詳解

六安瓜片制作工藝流程詳解

六安瓜片,產(chǎn)自安徽省六安市大別山一帶,是世界所有茶葉中,唯一無(wú)芽無(wú)梗的茶葉,由單片生葉制成。其味濃而不苦,香而不澀。好茶的制作當然格外講究精巧細致,且六安瓜片的制作方法頗為特別。其總工藝大致分為三大工序:采制、炒制和烘制。

一、采制

1、采摘:一般在谷雨前后開(kāi)采,至小滿(mǎn)節氣前結束,采摘標準以一芽二三葉為主,俗稱(chēng)“開(kāi)面”采,此時(shí)葉片生長(cháng)基本成熟。

2、扳片:六安瓜片由單片葉所制,所以采摘回來(lái)的鮮葉,經(jīng)過(guò)攤涼、散熱、要進(jìn)行手工扳片,此工藝在我國綠茶初制工藝獨一無(wú)二。

將斷梢上的第一葉到第三四葉和茶芽用手摘下,隨摘隨炒。第一葉制“提片”,二葉制“瓜片”,三葉制或四葉制“梅片”,芽制“銀針”。

二、炒制

與其他綠茶不同,瓜片殺青分為生鍋和熟鍋,兩鍋連用,先炒生鍋后炒熟鍋。

生鍋溫度稍高,達100℃以上,起殺青作用,即破壞鮮葉中的酶,使葉綠素更多、更完整地保留下來(lái)。用竹絲帚或節花帚翻炒1~2分鐘,炒至葉片變軟時(shí),將生鍋葉掃入熟鍋。熟鍋溫度為90℃,以整形炒干為主,邊炒邊拍,用力大小視鮮葉嫩度不同而異,以利葉片成片型,出鍋時(shí)含水量不能超過(guò)30%。

三、烘制

1、毛火:即“拉毛火”。烘焙的燃料要選擇最好的栗炭,不能有煙氣。

拉毛火需要竹條編制的小烘籠,形似一個(gè)寬檐禮帽,下有圓柱形的籠裙攏住火苗。烘頂的溫度約100℃,每2~3分鐘翻一次,八成干后可以出籠。拉過(guò)毛火后,此時(shí)葉片顏色由暗綠轉為翠綠。

2、揀片:即毛火攤涼后,揀去老片,黃葉,焦葉,雜質(zhì)。

3、小火:小火在毛火后一天進(jìn)行,此時(shí)烘頂溫度最高已達到120℃,茶師不停地翻攤茶葉,直到茶葉飄出清香味。

4、回水:小火后,需把茶葉放入竹簍中停放3~5天。使葉脈中難散失的水分均勻分布在茶葉中,有利于下一步繼續烘焙。

5、老火:拉老火是瓜片加工的最后一道工序,也是極為關(guān)鍵的一步,它直接決定茶葉的香氣、色澤、定型、斷碎度和上霜度。

老火要求火溫高,火勢猛。每籠投葉3~4公斤,由二人抬烘籠在炭火上烘焙2~3秒鐘,抬下翻茶,依此抬上抬下,邊烘邊翻,工作場(chǎng)面十分壯觀(guān)。

如此周而復始,待茶葉表面突然蒙上一層白霜。此時(shí)的茶葉形如瓜子、寶綠帶霜,至此大功告成。所謂火候多一份則苦,少一分火候則澀。在茶葉的制作中,古老的中國人將火的運用發(fā)揮到了極致。

RM新时代官网